野生动物受聘地震“预报员” 地震前能感应异常

鹦鹉等许多野生动物可以感受地震前的一些信息, 如果我们能知晓是什么信息,可能就可以更准确地预报地震。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附近的大地震引发海啸,造成近15万人死亡。
  而斯里兰卡的野生动物学家观测结果显示:该地数百头野象和大量美洲豹等野生动物,提前逃离海啸地带,到高处躲避起来,灾难过后没有发现一具动物尸体。   "动物在地震前的异常行为不再是民间流传,而将被利用起来,被正式纳入地震系统监测体系,并作为提前进入灾前预警的参照。"昨天下午,记者从北京野生动物园总工程师刘昕晨处获悉,由北京市地震局、大兴区地震局牵头,在北京成立全国首个野生动物园地震宏观观测站。目前园内挑选出了55种动物,成为地震"预报员",全天候监测异常状况。

  野生动物接替家禽

  地震前动物出现异常行为早已为众人知晓,但为什么选在这个时候决定将野生动物纳入地震监测体系呢?刘昕晨告诉记者,事实上,将观测动物异常表现作为监测地震的辅助方式,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了。"只是当时观测的是家畜家禽。"

  刘昕晨指出,随着商品市场的发展,家畜等动物采用了人工集约化养殖,它们饲养寿命急剧缩短,影响其自身反应。"比如鸡、牛、羊、猪的出栏时间减短,一方面,速成后的家畜神经系统的发育很可能不完全;另一方面,由于周期较短,饲养者也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监测。"刘昕晨分析,与家畜家禽相比,野生动物有寿命长、种类多以及感官更加敏感等特点,更易于使人类得到科学的监测效果。

  "比起猪、牛、羊等家畜,野生动物对危险的防御能力是最强的,它们的异常反应更快、更明显。这又给地震监测提供了更超前的条件。"刘昕晨说。

  55种动物选定"上岗"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已有55种野生动物被选定"上岗"。刘昕晨向记者介绍,目前选择的动物包括灵长类、鸟类、笼养猫科动物、半散放动物和表演动物等。每一科的动物中还选择了不同地域的动物,细分为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地。

  据了解,灵长类动物包括卷尾猴、黑猩猩等;猫科动物则分亚洲的东北虎、群居的非洲狮和美洲虎。"对于鸟类的选择也很科学。"刘昕晨说,通过对猛禽类和普通鸟类的分别观察,科学观测结果显示---鸟类中鹦鹉对于地震活动最为敏感,而为了监测准确,被选定的鹦鹉还分美洲鹦鹉、澳洲鹦鹉、非洲鹦鹉、亚洲鹦鹉和中国鹦鹉等多个品种。

  饲养员24小时盯动物

  地震局在野生动物园设立监测点,并没有把大台小台的仪器搬进园子里。据刘昕晨介绍,动物地震观测主要依靠肉眼宏观观测。而最佳观测员并不是地震专家,而是动物园的饲养员。

  "每个动物观测区都配备了一名专门的责任观测员,他们都是动物饲养经验达10年以上的'动物通'。"刘昕晨说。

  饲养员们两班倒,每天24小时不间断观测动物的行为,并一一记录。每周汇总一次记录上报地震部门。牛刀小试

  地震前4天鹦鹉疾飞

  去年河北文安的地震是最近一次发生的北京城区有明显震感的地震。在那之前,位于大兴区的北京野生动物园内鹦鹉突然"骚动"。

  "那次地震前4天左右,北京野生动物园热带鸟馆里,十几只鹦鹉突然成群结队地来回疾飞,在栖息架上几乎就停不住几秒。就像有人在四周不停地撵它们一样,根本静不下来。"热带鸟馆饲养员回忆说。直到地震的发生,解释了鹦鹉们"骚动"的原因。

  鹦鹉震前异常反应得到了地震专家的肯定。而地质考察发现,北京野生动物园正好处于地壳的"断裂带"。也就是说,一旦地壳活动,北京野生动物园所处之地的震前反应会更敏感。

  ---震史回顾---震前动物异常古代就有记载

  有关地震前的动物习性异常现象,我国至少在1000多年前就有明确的记载。约在公元650年,就有"鼠聚朝廷市衢中而鸣,地方屠裂"的记载(《开元占经·地境》)。公元787年,陕西长安附近发生地震,史书上也曾记载:"震前,巢鸟惊散"。在《中国地震资料年表》一书中,有关地震生物反应的记载有126条,涉及24种动物。

  我国对这些现象进行系统的科学考察和研究,开始于1966年邢台地震。40多年来,历经多次强烈地震的验证,地震前动物习性异常现象作为地震的一种短临前兆,已为国内外生物学和地震学界所公认和关注。

  据介绍,1966年我国邢台地震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等科研单位组织科研人员开始对动物习性异常与地震关系进行专一性研究。通过对多次强烈地震的科学考察和监测,在动物习性异常与地震关系的统计特征和短临预报中的意义,及其机理研究方面积累了许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资料。

  专家告诉记者,需要明确的是:这一研究并不是期望用鸡窝里的鸡来预报地震,而是通过研究了解动物到底在地震前是哪一个感觉渠道接收到了什么样的物理或化学信号,摸索出预报地震的科学线索。

  动物习性异常呈短临特征

  大量的震例资料表明,在大多数强烈地震前,动物习性异常的前兆时间,主要集中在震前一天之内,短至几分钟,长至数天和数十天,呈明显的短临特征。

  从我国调查资料比较完整的震例来看,7级左右的强烈地震,动物习性异常出现的地区范围可达一二百公里,甚至远达数百公里。但是在这广阔的分布地区内,异常点的分布是不均的,一般较多地集中分布在沿地震的发震构造和活动断裂的条带区以及震中区或高烈度区。

  调查资料表明,随着地震震级增大,震前出现习性异常的动物种类和数量、异常的分布地区以及异常活动反应的强烈程度等,有相应增加的趋势。可见,动物的习性异常反应强度与地震的震级有一定的关系。

  雉除繁殖期求偶外,很少鸣叫,但在地震前却有乱叫现象。如1857年2月4日浙江鄞县地震,史料曾记载震前"山雉皆鸣"。在日本有一种说法:"野鸡乱叫,地震要到"。

  ---震前反应---

  地震前,动物到底会有怎样的"特别行动"?大量的震例资料和观测结果表明,地震前动物的习性异常主要表现为兴奋性行为活动,即大多数为在正常活动状态下出现的惊恐不安、逃离、迁移等反常的习性活动,少数表现为抑制性行为活动,即在活动状态下出现发呆、忧郁、不进食等反常活动。

  鱼类:翻腾跳跃,漂浮打旋

  鱼类是地震前动物习性异常现象中较为多见的动物,其震前习性异常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迁移、翻腾、跳跃、漂浮、翻肚、打旋、昏迷不动等。1854年日本中部太平洋海岸外的8.4级地震前,距震中100公里的伊豆半岛西海岸,发现许多鱼死在海边,这些鱼往往生活在大海深处。

  两栖类:行为呆滞,蛙蛇出洞

  两栖类(蛙等)和爬行类(蛇等)动物震前习性异常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不合时令地出现呆滞等反常活动。1975年海城地震前,冬眠动物(蛙、蛇等)发生出洞事件,尤其是冬眠蛇的出洞,是人们公认的震兆现象。该现象在1978年11月2日前苏联中亚6.8级地震前得到进一步证实。

  鸟类:惊飞惊叫,迁飞拒食

  家禽、鸽,雉、乌鸦、喜鹊等野生鸟类及虎皮鹦鹉、孔雀、金鸡等观赏鸟类,震前习性异常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惊飞惊叫、不进窝不吃食、迁飞等。雉除繁殖期求偶外,很少鸣叫,但在地震前却有乱叫现象。我国很早就有这方面的记载。如1857年2月4日浙江鄞县地震,史料曾记载震前"山雉皆鸣"。在日本有一种说法:"野鸡乱叫,地震要到"。

  哺乳动物:嘶叫奔跑,惊恐不安

  狗、猫、鼠、家畜及其它哺乳动物地震前习性异常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惊恐不安、嘶叫奔跑、集群迁移等,少数表现为忧郁和呆滞等行为反应。1739年,宁夏银川平罗8级大地震后,连年地震。据《银川小志》(1755年即清乾隆二十年)记载:"宁夏地震,每岁小动,民习为常。大约春冬二季居多,如井水忽浑浊,炮声散长,群犬围吠,即防此患。"1972年尼加拉瓜的马那爪6.2级地震前几小时,市内某孤儿院饲养的猴子大肆骚乱。院长见此情景可疑,迅速将孤儿带到屋外。不久,地震发生了,孤儿们幸免遇难。

  动物机体实际上是一架复杂而敏感的环境变化的感知系统,如同一架"活"的地震前兆监测系统,可以把有关的地震前兆信号进行有效地提取和放大。

  ---研究前景---

  研究需要深入

  动物机体实际上是一架复杂而敏感的环境变化的感知系统,如同一架"活"的地震前兆监测系统,可以把有关的地震前兆信号进行有效地提取和放大。从地震预测研究的角度来看,只要知道动物所感觉到的或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是什么样的地球物理或化学因素及其变化特征,就有可能设法检测它们。

  但是,遗憾的是目前对这些临震前兆信号及其变化特征的认识还非常有限。通过对地震前动物异常现象机理的研究,有可能开拓对临震前兆信号及其变化特征的新认识,甚至创建某些新的观测方法,更有效的捕捉这临震前兆,这对探究地震的短临预报将具有重要的潜在意义。

更多参考:http://beijing.qianlong.com/3825/2007/05/21/2540@3849372.htm

2007年05月23日12:50 新闻晚报

□记者谢飞君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2007-06-05 世界环境日

对地震预报的一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