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2007的博文

博客的意义-科普面临的最大问题

猛然间觉得自己除了写博客外更应该好好想想为什么要写,一直没有想好,疑惑中。以下是初步想法。 网上的博客很多,写科学的博客也不少,写科学宣传科学是否有意义?怎样才有意义? 看到 方舟子 洋洋洒洒地批判中医,看到 姬十三 大笔一挥长篇大论,看到 杨学祥 热情地发文章,我困惑了,因为说实在话,我对这些内容开始感觉到疲倦,不论是审美疲劳还是工作压力等各种原因所致,我发现这些文字不能很好地吸引我,不能让我有看武侠书一样非一口气读下去的愿望。哪里出了问题? 我想起了自己写博客的历程,也许我可以花几个小时好好找一找资料,整理一下思路,理解后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把一个科学事件用通俗的语句写下来,但是这似乎缺乏实质性的创造,提到的基本原理几乎都来自于别人的成果,而这些其实都是网上可以找到的(只不过表述方式千变万化而已),文章缺乏自己对生活的认识,缺乏真知灼见。 更要命的是,所讲述的所谓科学知识对每个人产生不了任何影响,谁有那么多闲工夫去读这些纸上谈兵的东西?即使是方舟子猛烈地批判中医,人们在西医无望时还是会去投中医,而把方舟子抛到九霄云外。即使十三少对大脑的记忆原理了如指掌,说的通俗易懂,我还是无法从他的文中得到对我有所用的;即使 杨学祥 材料丰富,论据充分,还是不能够让我拍案叫绝。 这就是问题,科普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如果科普知识起到了宣传科学的作用,那么在这个知识爆炸的社会,这个作用将不断地受到限制,直到这些宣传沦为 Google 的一个链接,何况Google说他只搜索了人类0.2%的知识总量。因此我认为,写科学不能停留在宣传的表面,要把科学写好,除了老老实实介绍科学思想、方法和知识外,需要有一两句点睛之笔,能让人有所思,有所激动,有所启发,那才真正起到了宣传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如果还能教人们怎么学科学并且用科学,特别是怎么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那最好了,因为“就个体而言科学并非某个人的生活必需品,无趣的科普不可能吸引公众”( 刘华杰 语)。科学最终的目的是改造世界,服务于人类,我觉得我们在知识范围上的学习甚至优于老外,但实践能力却远远落后。当然,科学实践这是最好的假设,也绝非普通人所能达到的层次,但是这至少是一个方向! 法拉第将一生中大量精力用于传播科学、吸引青少年投身科学,他说:“科学应该为大家所了解,至少我们应该努力使它为大家所了解,而且要从孩子开始。

瘦驼谈动物预报地震-与之商榷

瘦驼 写了篇《 动物预报地震靠谱吗? 》发表在新京报新知周刊上,我在此表达不同看法。 文中提到地震局局长说藏獒非常适合预报地震,举例说局长说观测点一公里外有人放炮采石,藏獒在炮响前20秒就开始狂吠,屡试不爽。我觉得很惊讶,地震局局长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蠢话,是不是假新闻?随后谜底揭晓说是招商引资的产物,不管是不是招商引资,地震局局长好歹学过地震学,怎么可能会说出“非常适合来预报地震”这样的话呢?我觉得瘦驼应该有自己的辨识能力。 文章中提到了一些数据,比如“每年发生能被仪器纪录的地震超过50万次、人可以感知的地震10万余次、破坏性地震100多次”,这些数值都是很模糊的,多大的地震能被记录,多大的地震能被感知,多大的地震算破坏?瘦驼至少应该知道有个震级可以衡量这些数值,否则太模糊,太不科学。 瘦驼的文章一棒下去把动物预报地震领的域所有人都打死了,估计那些专门研究动物异常,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影响因素(比如次声波、脉冲电场)的研究者要吐血而亡了。研究者研究动物异常并不是只是研究表面现象,他们显然没有那么笨,地震预报本身就是探索的过程,有些动物不可否认地能够感知某些地震前兆。 文章最后用海啸时一群狗没有反应作为动物预报地震的反驳,如果每条狗都能对海啸地震反应,地震预报难道还会像现在一样举步维艰成为世纪难题吗? 最近灾害新闻 联合国对斯里兰卡洪灾情况进行初步评估 人道协调厅:援助多米尼加仍需1250万美元 灾害评估和协调小组2007年任务多与气候变化有关 请关注 联合国 网站新闻中心·自然灾害 Technorati 标签: 地震预报 , 动物预报地震

2007年中科院地学部增选院士

地学部有4位当选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张 经 49 化学海洋学与海洋生物地球化学 华东师范大学 2 杨元喜 50 大地测量 西安测绘研究所 3 姚檀栋 52 冰川环境与全球变化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4 穆 穆 52 大气动力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张经 :男,1957年10月生于内蒙古自治区,籍贯山东龙口,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导,受聘为国家教育部第一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杨元喜 :男,1956年7月生于江苏省姜堰市,籍贯江苏姜堰。1980年毕业于郑州测绘学院大地系大地测量专业,1987年获该校大地测量专业硕士学位,1991年在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大地测量专业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主任。 姚檀栋 :男,1954年7月26日,中共党员,出生于甘肃通渭。1978年9月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1986年8月获得中科院地理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 穆穆 :男,1954年8月生于安徽省定远县,籍贯安徽定远,大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78年毕业于安徽大学数学系,1982年获该校应用数学硕士学位,1985年在复旦大学数学系获得应用数学博士学位。现任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科学协会动力气象委员会委员与行星大气及其演变委员会委员。 2006年的 中科院 院士大会对《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作了修订,将院士增选的终选阶段"获得赞同票超过投票人数二分之一的候选人当选",改为 "获得赞同票不少于投票人数三分之二的候选人,也就是说当选院士的难度增大了,需要更广的影响力。 据悉,经过此次增选, 中国科学院 院士总人数达到710名,外籍院士总人数为53名。 全国大熊猫现存 1500 多只,中科院+ 工程院 院士(约600人)的数量似乎不比大熊猫多啊。 更多参考 1 2 Technorati 标签: 中国科学院 , 增选院士 , 地学部

图片故事 - 奥马伊拉的痛苦

图片
这张图片入选了高中地理教科书,有人把它作为历史上最著名的 32张摄影照片 之一。 1985年11月13日,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突然爆发,山上的积雪融化后夹杂着泥石流顺坡而下,几乎吞没了附近的阿麦罗镇,造成了毁灭性的灾难。 火山爆发后的第三天, 美联社 的法籍摄影记者富兰克福尼尔赶到现场采访。在现场发现一个叫奥马伊拉的12岁小姑娘被两座房脊卡在中间不能自拔,她的脊椎已被砸伤,尽管福尼尔曾经当过外科医生,但此时也无能为力。只有在他拍下小姑娘那美丽而坚强的面孔的同时,不时同她交谈。希望增强她生存的力量和信心。 待救护人员赶到时,她已在泥浆里浸泡了60个小时了。虽然小姑娘接受了治疗,但还是死了。 福尼尔从始至终守候在奥马伊拉身边,一直拍到小姑娘下葬的最后一个镜头。 翌年这组照片获第29届 WPP 突发新闻系列一等奖,其中充分表现小姑娘横遭灭顶之灾时仍能保持神情镇定自若的这张被评为1985年年度最佳新闻照片。 参考 Technorati : WPP , 奥马伊拉 , 火山

我的地球科学-自然灾害-资源-教程-软件-电子书-下载中心

因为对自然界充满好奇,我一直很关注科学特别是地球科学的进展,虽然关注的深度还不远远不够,但是我更希望能用浅显易懂、大家乐于接受的方式来展现这个主题,尽量少一些纯粹的学术语句,于是就有了这个博客。 几乎每一天,世界各个角落,都在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袭击。自然灾害自古就有,而且不可避免,但如果能够提高对地球、灾害规律的认识,树立必要的防灾-减灾-救灾等安全意识,就可以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这里最好的例子是日本,日本是忧患意识很强的岛国,火山、地震和海啸等破坏性大灾经常光顾,但他们整个社会的灾害、安全的宣传和科普工作做的相当不错,真正做到了防患于未然,所以他们积累了应对突发灾难的经验,面对一些灾害显得相对更从容。这里推荐看 “日本沉没” 这部电影来了解日本的灾害意识。 很惭愧,我对灾害来发生时,“如何安全自救”这个非常重要且实用的主题还不熟悉,也要好好补一补,将来共享给大家。 我一直在收藏自然灾害,地球科学方面的资源、软件、教程或电子书,现在都放在我的 迅雷博客 上,大家可以去下载。如果有些链接过期了,大家去 迅雷 上找,那里资源很多,如果有好的资源,也欢迎你们告诉我。 下载资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视频类 地球科学教程1 地球科学视频2 地球物理教程 地质学教程 地球化学教程 石油天然气教程 软件|数据类 地球科学软件 地球科学数据 电子书类 地球科学读物1 地球科学读物2 国家地理|华夏地理 电子书 创世卓越 其他类 电影 电视剧 纪录片 讲座论坛 管理励志 GTD|时间管理软件|知识管理 Technorati 标签: 地球科学 , 自然灾害 , 资源 , 软件 , 教程 , 电子书 , 下载 , 视频 ,

2007年度法新社AFP最佳新闻图片-自然灾害类图片下载

View Album Get your own 大的新闻社都会在年底评选年度照片来吸引眼球,这些图片主要回顾了年度国际热点事件。当然,不同的国家所关注的热点内容会有较大差异,例如美国时代周刊 Time 则更多关注美国的新闻,法新社 AFP 则更多关注欧洲新闻。 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照片涉及到了自然灾害的内容,包括一些以图片闻名比如美国国家地理 NG , 荷赛奖 ,自然灾害是其中的重头戏,以上是我从众多图片中挑选出来的 法新社 2007年度最佳图片中的自然灾害部分。 如果嫌一张张图片下载太麻烦,可以直接下载我打包后的文件。点击 AFP-2007-photo-hazard-download.7z ,进入页面后下载就可以了。 声明:图片版权属摄影作者本人所有 法新社AFP 相关链接: 自然灾害 - 美国国家地理的自然灾害类照片 新浪网 - 法新社近日评选出2007年度最佳图片 中国美景旅游博客 - 2007年度法新社新闻图片 新华网 - Best AFP photos 2007 Technorati 标签: 2007 , 法新社 , AFP , disaster , hazard , 自然灾害 , 最佳图片 , 下载

美国时代周刊《Time》评选出2007年自然灾害10大新闻

图片
  每年年末都是媒体杂志最繁忙的时候,随着一系列吸引眼球的十大新闻的推出,我们也趁机回顾一下今年地球上发生的那些大大小小的自然灾害,地球很脆弱,灾害又岂止10个所能概括,但是10大至少可以给我们一些冲击,像牛氓一样叮咬一下麻木的人们,唤醒我们对地球系统的认识。   做完统计,发现自己漏掉了很多灾害,10个里面只提到了4个,秘鲁地震我知道,当时忙,就没有在博客传播。其中英文是 times 链接,中文翻译是我博客上的帖子。这里只能感慨一个人精力实在有限,关注灾害的程度还远远不够。 #1. November Bangladesh Cyclones 11月 孟加拉国的热带气旋 1000多人在此次事件中死亡,比起1991年杀死14万人的那次热带气旋而言小很多,但Sidr这次也算作恶多端了,排到了第一位。(图片来源:Jewel Samad / AFP / Getty) #2. Southeast U.S. Droughts 美国东南部干旱 #3. Mexico Floods 墨西哥洪灾 #4. Hurricane Felix 飓风"费利克斯" #5. Indonesian Mud Volcano 印尼泥火山喷发 #6. South Asian Floods 南亚洪灾 #7. North Korea Floods 北朝鲜洪水 #8. Earthquake in Peru 秘鲁大地震 #9. Greece Forest Fires 希腊森林大火 #10. China Floods 中国洪水( 1 2 ) 今年中国长江再次泛滥,造成60多人死亡,4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图片来源:China Daily / Reuters) 这里 是10科学大发现。 这里 是10大绿色环保创意。 这里 是10大人为灾害。其中把排第一位的全球变暖归为人为灾害其实并不准确,但是足以起到警示作用。其中还包括 中国扬子白暨豚的灭绝 。 Technorati : 2007自然灾害 , time , 十大 , 新闻 , 时代周刊

美国国家地理的自然灾害图片

图片
美国国家地理 一直孜孜不倦地追求着最完美品质,他们的标志性黄框框已经成为一种品质的象征,他们的摄影师拍摄的自然灾害方面的图片也让人叹为惊止。在 华夏地理 上看到2007年 美国全球摄影大赛结果评选 结果,我本想去NG网上看看这些原图,却发现了以下一些好的图片,不敢独享,共享之。请有兴趣者自行下载。 Avalanches Cascades of snow, ice, and rock that can clear a mountainside. Earthquakes Our planet produces thousands of earthquakes a day. Hurricanes Tropical disturbances capable of substantial destruction. Lightning A potentially dangerous high-voltage discharge and flash. Tornadoes Storms that can pack the highest winds on Earth. Tsunamis Massive and destructive waves or tides haunting shores. Volcanoes Volcanoes are awesome manifestations of the fiery power contained deep within the Earth. Wildfires Discover how a single spark can ignite an inferno that lasts for weeks.

让地球平民化-地球吊坠

图片
图1 科学家一直都苦于找不到好的宣传方式来告诫人们要多关心地球的温度。其实很简单,不要做教条式的宣传,不要做理论上的阐述,因为没有人关心那些看起来和自己根本无关的事,至少现在地球的温度还不足以给人当头一棒。但是,如果通过那些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让地球更加平民化,则可能更有宣传的奇效。Matao(马涛)设计的地球吊坠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让我印象很深刻。如果我们周围有更多这样的好点子,相信不知不觉大家会树立保护地球的意识。 图2 气候变暖使海平面上升并威胁着我们的陆地,这个吊坠像是包裹着地球的一滴眼泪。可以当作windows壁纸的作品,来源于 这里 。

生活中的50件小事遏制全球变暖

图片
图1 1979年的 南 北极 图2 2003年的 南 北极。冰雪覆盖面积减少,是人为的原因还是自然的原因,学术界争论不一,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不确定就不关心全球变暖,至少我们可以做一些以下力所能及的事情。 1.用荧光灯代替常用的白炽灯 荧光灯用普通白炽灯40%的能源就能达到相同的亮度,使用荧光灯,每年能避免300磅二氧化碳被排放到大气中。 2.使用程控恒温器 程控恒温器能根据早、晚的温差自动调节室内的温度,每年能帮你省下100美元的电费。 3.冬天低两摄氏度,夏天高两摄氏度 在人们生活所消耗的能源中,几乎有一半用在了取暖和降温上。冬天时,将室内温度调低两摄氏度,夏天时调高两摄氏度,一年就能减少2000磅二氧化碳的产生。 4.定期清洁炉灶和空调,或更换过滤装置 这样做每年能减少350磅二氧化碳被排放到大气中。 5.购买节能电器 6.别让电器处于待机状态 使用电器上的开关按钮,直接关闭电器,不要遥控器。以一天看3小时的电视为例(欧洲人看电视的平均时间),其余的21个小时里,如果电器处于待机模式,就要白白地耗费40%的电量。 7.用绝缘毯包裹电热水器 用这样一个简单的方法,每年就能减少1000磅二氧化碳的排放,如果将热水器的温度设置在50摄氏度以下,每年还能避免550磅二氧化碳产生。 8.让冰箱和冰柜远离热源 如果把冰箱和冰柜放在离炉灶近的地方受热,制冷就需要耗费更多的能源。举例来说,如果把它们放在温度高达30-35摄氏度的房间里,消耗的电量就是常温状态下的2倍,在这种状态下,冰箱和冰柜一年后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分别能达到160千克和320千克。 9.定期给冰箱或冰柜除霜 最好换一台有自动除霜功能的冰箱,它们的能源利用效率比你现有的这台高2倍。 10.不要长时间开窗,让热量从房间中流失 开窗通风一般几分钟就可以了。如果让窗户整天都开着,在寒冷的冬天(当室外温度低于10摄氏度时)制热器为了保持室内的温度,会耗费很多能源,从而会产生高达一吨的二氧化碳。 11.将单层窗户换成双层 换窗户需要你花点钱,从长远利益来看,其实很合算。双层窗户能避免室内一半的热量散失出去。市场上保温效果最好的是那种木框、双层低散热玻璃并填充了氩气的窗户,它能防止70%的热量从窗户缝里白白地溜掉。 12.取一张家庭能源效率调查表 13.做饭时盖上锅盖 这样做一顿饭能节约很多能

Google doodle大赛中的环保主义

图片
  一年一度的Google英国doodle大赛已结束并选出了优胜者。今年胜出的作品是"This or this?"(下图),作者是14岁的 Claire Rammelkamp 。 图1 Google每年都在英国举行Doodle(涂鸦)大赛,这副作品描写了世界的两个不同的未来和命运:毁灭与发展,以此呼吁我们做好环保。如果不知道Google Doodle是什么,参考 这里 ,还有 这里 。   如果你对这次比赛的其它作品感兴趣,可以 点此 观看(我打开后无法显示图片)。还可以直接在 Google Maps 上观看各位参赛者对自己的作品的简介视频。 来源

全球变暖的坏处

图片
图1 全球变暖谁最担心?北极熊!看这张图就知道了。全球变暖,很多人担心只是因为他们找不到了更好的滑雪场,而人造雪又融化得太快。但是,全球变暖却影响了动物的起居生活,冬眠的动物开始失眠,比如狗熊。(图片来源: Digg ) 汪品先院士在《我国的地球系统科学向何处去》中提到全球变暖的坏处: 1,大气的CO2增多、全球变暖 (1)海平面抬升,上世纪以来每年平均上升1.5~2.0 mm (2)雪线上升,非洲最高峰的雪线近90年升高数百米; (3)连大气圈对流层顶的高度也在上升,20年来平均上升200m。温室效应使对流层增温,臭氧洞使平流层减温,结果使得对流层顶升高。 (4)温室效应不仅改变海平面,还改变着海水的化学:每年估计有650 km的融冰淡水添进大洋,使得海水变淡。 2,温室效应甚至还可以间接地改变地球重力场:冰消期以来冰盖消融、地壳反弹,地球扁率长期下降;而近期的冰雪消融使海水质量由南大洋北移,1997年起地球的动态扁率停止下降,转为上升。

关于太空的梦幻之图

图片
图 这些图片很魔幻,很Unbelievable。内容涉及太空,星球,小行星,陨石,碰撞,云层等等。他们来自于一个叫 Deviantart (Deviant是不正常,脱离实际的意思)的网站,他们主要利用PS和3DMax制作图片,通过为客户提供打印这些高分辨率的壁画赚钱。对于太空,人类有了解多少呢?到这个网站去欣赏和下载这些梦幻之图吧。

世界石油地图

图片
图1 世界石油地图。面积表示石油储量的多少,色标表示石油消耗量。沙特,伊朗,伊拉克是储量最多,中国排12,储量183亿桶, 约占全球1.4% 。美国是消耗量最多的,中国消耗量也很大。(图片来源: Digg ) 注意 :这些图只是示意图,但是很形象很生动。一来石油储量本身就很难精确估算,你去网上找,数据有很大出入;二来随着勘探深入会有变化;三来是否包括大陆架、领海的石油资源不明确。 图2 全世界石油储量最多的10个国家。(图片来源: mapsofworld ) 图3 石油随着勘探程度的发展会有很大的浮动。比如发现大庆油田前,我们是贫油国。发现大庆后,我们甩掉了这个帽子。(图片来源: 中青网 ) 2006年统计的石油储量大国 Rank Country Proved reserves (billion barrels) 1. Saudi Arabia 264.3 2. Canada 178.8 3. Iran 132.5 4. Iraq 115.0 5. Kuwait 101.5 6. United Arab Emirates 97.8 7. Venezuela 79.7 8. Russia 60.0 9. Libya 39.1 10. Nigeria 35.9 11. United States 21.4 12. China 18.3 13. Qatar 15.2 14. Mexico 12.9 15. Algeria 11.4 16. Brazil 11.2 17. Kazakhstan 9.0 18. Norway 7.7 19. Azerbaijan 7.0 20. India 5.8 Top 20 countries 1224.5 (95%) Rest of world 68.1 (5%) World total 1,292.6 Source: Oil & Gas Journal, Vol. 103, No. 47 (Dec. 19, 2005). From: U.S. Energy

孟加拉国遭遇强热带风暴Sidr

图片
11月15日晚,强热带风暴袭击了孟加拉国的南部和西南部地区,最高时速每小时240km。现已经造成至少1100多人死亡。当风暴过后,山区的降雨将会导致更多的地方受灾。约600,000人已经撤离了南部沿海地区。 上图是NASA的MODIS Terra卫星拍摄的2天前风暴登陆前的照片。这是 250m (6 MB) 分辨率的图片。也可以 下载 坐标,在Google Earth上看卫星图。 这是 Guiweather.com 提供的热带风暴的行进路径。 孟加拉国是热带风暴频发地区:1966年的一场热带风暴夺去了50万人的生命;1991年,13万8000人在热带风暴中丧生。 简易的教室根本挡不住巨大的风暴。 图片来源:AP Technorati : Sidr , 孟加拉国 , 热带风暴

月亮女神的作业

图片
让大家欣赏日本"月亮女神"交的作业吧,再普及下知识:地球人能看遍整个月球吗?为什么?月球人能看遍整个地球吗,为什么? 三个单词解释下: KAGUYA :月亮女神(Kaguya Hime是"辉夜姬"的意思,她是日本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中美丽的月亮公主。)相关文章看 这里 。 JAXA :Japan Aerospace Exploration Agency,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 NHK :Jap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日本广播协会。NHK经常会拍一些很好的记录片。 图1 地球从月球上升起。人们经常会想站在月球表面看到的地球会是什么样子,美丽的神话和浪漫的故事随之诞生,但在月球表面,"地球升起"实际上是不可能发生的,假如你背对着地球,那么你将永远背对着地球,为什么?看我下面的示意图就清楚了。点击 下载 大图。 图2 我们在地球上永远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为什么?因为月球绕着地球同时做自转和公转,自转的周期恰好等于公转的周期,即27天7小时43分11.47秒。也就是说,月球绕地球转一圈,自身也转了一圈。图示月球自西向东转没错吧,绕一圈那面始终朝着地球。 图3 在月球上你永远不会看到地球升起的景观。但是卫星可以,这是月神卫星利用高清晰 HDTV 拍摄地升和地落的两个位置。 图4 在月球南极附近的"月平线"上拍摄到的"地球落下"连续照片。点击 下载 大图 。 图5 地球从月平线缓缓落下。点击 下载 大图。 Technorati : JAXA , KAGUYA , NHK , 月亮女神 , 高清晰图片

日本探月卫星“月亮女神”

图片
图1 这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和日本广播协会(NHK)在探月卫星"月亮女神"上成功拍摄到了高清晰的地球影像,拍摄距离地球约11万公里。 2007年9月14日日本发射探月卫星"月亮女神",目前状态正常。 2007年10月5日,"月亮女神"成功进入月球轨道,并预计在12月中旬正式开展探测活动。 日本的月亮女神"辉夜姬"   "月亮女神"是日本绕月探测卫星英文名称的意译。它在日本还有一个昵称--"辉夜"。这个名字取自"辉夜姬",她是日本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中美丽的月亮公主。   "辉夜姬"是日本古老传说《竹取物语》中的主人公,是在月亮上诞生,尔后落入凡间的美貌女孩。传说中,一位伐竹子的老翁在竹子芯里发现了一个可爱女孩,便把她带回家去抚养。3个月后女孩就长成妙龄少女,美貌举世无双,取名"辉夜姬"。   世间的男子都梦想让"辉夜姬"做妻子,许多公子王孙终日在老翁家周围徘徊。"辉夜姬"提出嫁给能找到她喜爱但却难以获得的宝物的人,使求婚者都没能如愿。最后登场的皇帝想凭借权势强娶"辉夜姬"也以失败告终。"辉夜姬"在中秋之夜迎来月宫使者,回到她本该属于的月球。   有一篇 文章 从文化的角度写中国、美国、日本、印度、俄罗斯为自己的探月卫星取名背后的文化传统,很有意思。 图2 11月7日,日本公开"月亮女神"卫星拍摄的月球表面照片。这是首次传回地球的照片。而整个摄影工作于上月31日就开始进行,摄像机从约100公里的高度对月亮分两次进行了拍摄。据悉今后"月亮女神"还将拍摄地球从月球"地平线"升起的"地出"景观。图片来源:JAXA/NHK

Eart H Eart - Love Your Earth

图片
View Album Get your own Eart h is H eart 。猛然发现,原来Earth竟然就是Heart。 看到由美日共同举办的 "Love your Earth" 艺术作品展所公布的作品,我深受感动,环保需要理解,需要宣传,需要创意。这些作品非常简洁而深刻地表现了我们和地球的生死存亡关系:地球失去了绿色,人类就将灭亡。 图1 这些作品来自于98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共3871个作者参赛。其中网上公布的108个作品中有4个是来自中国。虽然除了huichao xia,他们的姓名似乎不像是中国人,但我还是在这里列出他们的名字,感谢他们为环保所做的创意。他们是:man hei ken tsoi,huichao xia ,kwok hang luk,thomas siu 。 图2 地球是我们妈妈。 图3 这不是小蜜蜂游戏! 这里是 一等奖 ,这里是 二等奖 海报,此外,还评选出3个三等奖。 我把108张图片打了包,点击 这里 下载,希望大家在欣赏之余不忘宣传一下环保,无聊之余把这些图片发给周边的人看看也好。 Technorati : designboom , love your earth , 地球 , 环保 , 艺术品

让科学流行起来

图片
网上的博客如雨后春笋,除了个人日记博客形式外,多半以主题博客为主。这些主题博客最热门的例如 月光博客 、 小众软件 、 煎蛋 、 奇客 ,他们都是非常有个性和创意的博客,在他们那儿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思想。 因为我是学地球科学的,所以平时也要关注一些科学类的网站,国外的科普做的很好,因此他们的门户基本上都有相应的RSS订阅,比如 NASA 还是 USGS 。但总归他们都是国外的,总不如自己的文字看的舒服。于是去找一些于介绍科学、地学类的中文博客,最后发现还是比较少,科普的落后也说明了中国科学的不足。于是自从那个时候起,我就萌发了写一点自己熟悉的领域的一点东西的想法,尽量写得通俗易懂,有趣味性。虽然一开始写的不好,但是积少成多,我相信将来也会越来越好,一来对自己是学习和锻炼,二来也算是对中国博客网络贡献一点微薄的力量。虽然访问量不大,但是没关系,写博客不就是兴趣吗?即使没有人访问,博客被封,自己也照样写得不亦乐乎。 除了看斗士 方舟子 在博客里讨论中医热火朝天外,我现在经常看的是 地理时间 , 陨石网 , 三思科学 。 中国国家地理 、 旅游博客 以风景游记为主,图片都很养眼。 我非常喜欢 陨石网 提出的口号“让科学流行起来”!科学为什么就不能像流行事物一样流行呢?因为科学被人误解了,学科的专业化和细化使得很多专家关注于某一个极小领域的事物,这使得很多人把科学误以为很没有意思,特别“钻牛角尖”的东西,和常人无关,不食人间烟火。所以,要让科学流行起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科学里加入最有趣的元素,注入让人感兴趣的元素。就像于丹一样,把论语讲得简单一点,让人们认识到论语原来还有用啊,而那些很专业的研究就让专业的人做去吧! 社会需要把科学简单化的人。 我有一次和 OURSCI 的那位主管姐姐请教如何写科普,她回信说:写科普,正确性容易把握,但是怎么样写的通俗易懂是关键。确实,深入浅出是一门很高的学问,很多人一不小心就把科学弄得浅入深处,面目全非。 在这里,我们拒绝高深莫测,我们提倡普遍,我们拒绝专,关注博。我希望同仁志士能够联合起来,为科学的流行做一点贡献。最后也欢迎你们过来交换链接,增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和讨论。 陨石网对“科普”的定义,我非常赞同,科学同样可以流行! 科普?不,流行科学。 “Popular Science”这

人类首次获得断层岩石

图片
图 美国加利福尼亚沿海地区是世界上地震较频繁地区之一,一条"圣安德烈亚斯断层"是全世界地震学家研究的焦点。这里诞生了最著名南加州地震实验室,加州理工大学的里克特1935年在这里创造了著名的里氏震级。 2007年10月5日,美国科学家首次从该地区距地表3.7公里处的一处活跃断层带取得岩石样本。这一岩石样本重约1吨。经研究发现,断层岩石中存在"蛇纹石",科学家认为这便是"圣安德烈亚斯断层"较为活跃的原因。如果能了解蛇纹石在不同条件下的状态和变化规律,就有有助于科学家揭开地震缘由之谜,更准确地预测地震。 科学家称,这一发现重要意义堪比人类首次登月。美国斯坦福大学地质科学教授马克·佐贝克说:"我们手中拿到'圣安德烈亚斯断层'(岩石样本)时,感觉自己就像是(首次登上月球的)尼尔·阿姆斯特朗。"   科学家称,这一发现重要意义堪比人类首次登月。科学家认为,通过研究岩石样本的构造有助于加深了解地震形成原因。   科学家认为,断层岩石中确实存在"蛇纹石",这便是"圣安德烈亚斯断层"较为活跃的原因。如果能了解蛇纹石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就有可能更准确地预测地震。 来源: 法制晚报

南极地区发生里氏6.3级地震

图片
图1 位于武汉的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研究员蔡亚先主持研制的两台"超宽频带数字地震仪",由"雪龙号"带往南极后,于2003年1月1日安装在长城站。(图片来源: 港震 ) 图2 一周后,第二台地震仪又安装在中山站。这些地震仪均安装在浅层地下,外面有保温设备以防止仪器受冻。它们将精确测量南极地区的地壳运动状况及冰层厚度,对于直径150公里范围内3级以上的地震,都能监测得到,大震15分钟内就可将其所有信息准确传达给国家有关部门。(图片来源: 港震 ) 2007年11月2日,据智利国家电视台2日报道,南极地区格林尼治时间2日20时31分(北京时间3日4时31分)发生里氏6.3级地震。报道说,美国地质研究所的监测结果显示,这次地震的震中距离智利最南部城市蓬塔阿雷纳斯3641公里,震源距离地面10公里。 地震经常发生于板块的边界,虽然板块内部也会发生地震,但是南极、格林兰岛这两个地区特别稳定,是地球上最大的地震活动明显不发育的地区,很少有地震发生,有记录的几次地震的震级也不大。 南极地区达到或接近这种强度的较大地震此前只有3次:第1次是在1952年,第2次在1974年(强度为4.9级),这两次都发生在北维多利亚地区,在此地区有一个大冰川和冰舌,第3次地震是在1985年,这次地震发生在庄宁毛德地地区。地震学家们认为,虽然1974年的那次地震的特征和起因与正常地质作用引起的地震相似,但这次地震可能是由冰川的运动所引发的。相反,1985年的那次地震则是正常构造活动所引起的,也是唯一的一次确确实实的南极地震。 南极大陆世界标准地震记录网只记录到为数极少的地震活动。自国际地球物理年以来,已经有十多个地震台站在南极大陆工作,这些台站所记录到的局部小地震通常都是由冰山崩裂或破裂而引起的,可能是火山活动成因的小地震,与埃里伯斯山、罗斯岛及南极半岛附近的火山活动有关。 部分文字来源: 新华网

蒲松龄写地震

图片
关于地震的文献浩如烟海,但最早的地震记载产生于中国。 《通鉴外纪》引用《随巢子》、《汲冢纪年》提到:"三苗将亡,天雨血,夏有冰,地坼及泉,青龙生于庙,日夜出,昼日不出。" 曾 墨子在《太平御鉴》中提到,三苗灭亡前刚好有地震,泉水外涌。 三苗大概是什么时候亡的,《竹书记年》提到"三十五年帝命夏后征有苗",帝指的是舜(公元前23世纪),夏后指舜的接班人大禹,大禹征三苗的时间,在帝舜三十五年。 综合起来,意思是说在公元前23世纪,三苗被大禹征讨灭亡,此时恰好发生了大地震。 今天偶尔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蒲松龄写的地震的文章,很形象地记录了地震时人们因为紧张忘了穿衣服的情景,文章不长而且也很容易懂。其实很多学问,前人做过记录,只是因为时间久了被埋没了而没有被挖掘出来。没准地震学家可以通过蒲松龄写的这次地震事件,去寻找地震留下的痕迹,进而了解到当时的地震情况。 "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 地震 ,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体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侧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有邑人妇夜起溲溺,回则狼衔其子。妇急与狼争。狼一缓颊,妇夺儿出,携抱中,狼蹲不去。妇大号,邻人奔集,狼乃去。妇惊定作喜,指天画地,述狼衔儿状,己夺儿状。良久,忽悟一身未着寸缕,乃奔。此当与地震时男女两忘同一情状也。人之惶急无谋,一何可笑!" 《竹书纪年》 中国战国时魏国史书。原无名题,后世以所记史事属于编年体,称为《纪年》,又以原书为竹简,也称为《竹书》,一般称为《竹书纪年》。

人和自然

图片
人和自然是从属的关系,人属于自然的一部分,受自然规律制约。 把人从自然界中隔离出来,讨论“人和自然”的关系表现了人的自以为是和自高自大。 人应该更多地去发现自然法则并且老实地遵从这些法则。 在地震、海啸或火山这些自然面前,人是多么渺小,这时候的人又算老几呢? 不要以为自然就是花花草草,就是山山水水,自然也包括地震海啸,天崩地裂。当地球没有花花草草、山山水水的时候,地球给我们的只能是 自然灾害 。

墨西哥洪灾

图片
  受连日暴雨的影响,墨西哥东南部地区河水泛滥成灾。在灾情最为严重的塔瓦斯科州(Tabasco),50多个地区的70万至100万人受到影响,大约1万7000多人已被迫撤离并暂居在一个临时避难所里,同时还有大量的人被洪水围困。   墨西哥政府已采取了多项紧急措施救灾,为灾民提供未来30天的食物和生活用品,联合国各机构对灾情保持高度关注并将随时应墨西哥政府要求提供相应援助。   恶劣的天气使墨西哥的石油工业也受到严重影响。该国三个主要的石油输出港口被迫暂时关闭,近五分之一的石油生产停滞。   另一方面,世界气象组织星期一表示,横扫加勒比地区的热带风暴"诺埃尔"(后升级为飓风)是目前为止今年大西洋飓风季节影响最严重的一次风暴,在海地、多米尼加共和国、牙买加和巴哈马至少造成140多人死亡。古巴有三万多人被疏散,60%的道路被雨水淹没或冲毁。(文字来源:" 联合国网站新闻中心" ) 图1 墨西哥洪水前后的卫星图。图片来源: NASA 图2 塔瓦斯科州的一位老人在他家里被救。图片来源: Tomas Bravo/R euters

印尼爪哇克卢德(Crater)火山喷发

图片
图1 印尼东爪哇的克卢德火山喷发在即,学校老师教小孩子演习怎么在火山爆发时避难自救。图片来源: 竞报 图2 克卢德火山口是一个大湖,这个湖一直在往外不断地冒气,但因为当地云层厚重,因此连火山灰也观察不到。但仪器监测结果表明,火山已经爆发。图片来源: AP Photo/Trisnadi        印尼政府几周来一直密切关注克卢德火山的情况,并已把警戒级别调至最高,命令当地约10万名民众撤离。 图3 喷发前半个月的克卢德火山(10月17日)。图片来源: 法新社/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