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标签为“生物”的博文

太阳爱玩儿过山车 地球生物吃挂落儿

图片
图 太阳系围绕银河过山车般的路径使自身周期性地受到星际空间致命辐射的攻击。(图片提供:Adrian Melott/University of Kansas)   研究人员或许已经找到地球生物多样性周期性神秘骤降的原因。他们发现,太阳围绕银河系中心运转的轨道存在一种过山车般的摆动,从而使地球周期性地靠近致命星际间宇宙射线的源头。   在过去的5亿年中,地球上的物种总量每6200万年便趋向出现一次规律性的骤降。这一现象最近一次发生在5500万年前,即导致恐龙绝灭的K-T大灭绝事件发生约1000万年之后,当时的生物多样性减少了约10%;而发生在1.15亿年前的生物大灭绝同样造成了类似数量的物种消失。迄今为止,进化生物学家只能确定,这种生物灭绝现象似乎是周期性循环的,但一直无法找出其背后的原因。   如今,美国劳伦斯市堪萨斯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他们可能已经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参与此项研究的物理学家Adrian Melott表示,2005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了他的注意,这篇论文通过计算发现,生物多样性下降出现的时间总是规律性地以数千万年作为一个时间量程,这使他开始怀疑,可能是一个星系因素导致了这一切,因为对于发生在太阳系内部的任何周期性事件而言,这一时间未免太长了。因此他和堪萨斯大学的同事Mikhail Medvedev开始研究这种假设的可能性。研究人员注意到,就在地球生物多样性下降的同时,太阳刚好运行到其轨道相对于银道面的最高点,这里聚集着大多数的银河系恒星。研究人员报告说,银河系磁场与附近星系团产生的辐射之间的交互作用会形成一个潜在致命的宇宙射线源,而此时太阳系所处的位置与其的距离是最近的。研究人员在8月1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公布了这一发现。   这些星系位于室女星座的方向,它们所释放的辐射中包含有一种名为μ介子的粒子。μ介子的威力巨大――能够穿透2.5千米深的海水或900米厚的岩石,足以波及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同时破坏它们的脱氧核糖核酸(DNA)。Melott说,由于太阳摆动的顶点与化石记录中的生物大灭绝时间匹配得天衣无缝,因此"我们才会提出这一难以置信的结论"。   加利福尼亚州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的物理学家Richard Muller认为这篇论文中的假设"充满魅力",很有可能引起天体物理学界和进化生物学界的...

地下2800米处细菌可自行存活上百万年

图片
图 中下部棍状物为新发现的生活在地下金矿中的细菌,长约4微米   一个由美国多家研究机构组成的联合小组宣布,他们发现了地下2800米深处的细菌自行存活的秘密,这些细菌能够利用放射性铀元素将水变成需要的能量。有关专家认为,这一发现说明地壳深处也蕴藏着生命,有关地球生物圈的概念可能需要改写。   有关地球生物圈的概念主要是指存在于地球外层地壳及以上部分的有生命的区域,并不涉及地壳深处。目前,科学家对地壳深处的主要研究包括:地下微生物是否是近代才有的,是否濒临灭绝,是否能长久存活。许多科学家一直怀疑是否存在地下细菌,也很想弄清如果有的话,它们是如何在没有阳光的条件下生存的。实际上,科学家对地表以下超过500米深处的区域都一无所知。   美国普渡大学地球科学教授、研究小组负责人托利斯·安斯图特表示,地下细菌作为一种生命形式,实际上已经存活了上百万年。它们不是依靠阳光生存,而是利用铀矿中的放射性铀元素把地下水分子分解,再变成其生长需要的元素和能量。   科研人员是对南非一座含水金矿的研究后得出上述结论的。他们对金矿裂缝处的水进行了多次取样,研究其中的微生物。实验发现,水中所含的氢和氧元素并不是由通常生化反应产生的,而是通过铀矿石的放射性反应分解的。同时,用先进的DNA探针技术分析出,这些水中含有大量细菌,其中有一个主要的被称为"Firmicutes"的细菌新品种。对该细菌基因的DNA分析认为,这种细菌至少已存活了300万年至2500万年,该细菌所依附的岩石也至少有27亿年的历史。进一步研究显示,这一细菌利用氢元素和硫酸盐作为生长的能量,其他细菌则利用它的废弃物作为自己的食物源。而且,铀矿放射性越强的区域,存在的氢气就越多。实际上,这一细菌就相当于地球生物如浮游生物和树木等在光合作用中起到的功能。   有关专家认为,这一发现说明,人类对地球生命的形成和演变的了解还相当有限,地球生物圈的概念应扩展到地壳深处。另一方面,它还暗示人类,在其他星球比如火星深处,也可能存在生命。 来源:科技日报 链接: http://www.biotech.org.cn/news/news/show.php?id=53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