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标签为“防灾”的博文

救灾三步走:强化,救援和恢复

图片
新奥尔良整个城市甚至比海平面都要低,一旦有个缺口,汹涌的海水倒灌,真的不是闹着玩的。卡特里娜飓风给了美国一个切肤之痛的教训。我就想,我们的黄河也是地上河,要是有洪水怎么办?幸好这些年水资源短缺,黄河扬子江干都来不及。 在一个环境变化的世界里,减少损失和促进发展同样重要!减少损失也是增加GDP,而且还是绿色GDP。 面对自然灾害,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准备万全。美国ms很强大,但在遭受卡特里娜飓风袭击时,还是慌得手足失措,看新闻说他们是用飞机运着沙袋来填补溃败的防洪坝,不知道是不是假新闻,飞机能运多少沙袋?如果我是总指挥,就命令一最近的大船开到大坝缺口处,炸了船来堵,几艘船相对于812亿美元的损失,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再想想我们的解放军,都是手拉手去堵洪水的,这种精神,真是没得说啦。 关于如何减灾,通常都三步走,灾前,灾中和灾后,克里奥•帕斯卡尔用3R表示: • 强化(Reinforce):事先通过良好的部署、交流和管理来强化缓解和适应。 • 救援(Rescue):在危机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救援。 • 恢复(Recovery):支持一个长期的地区恢复来消除分裂性的社会和经济影响。 强化 救援 恢复 政府层面 -气候防护基础设施 -充分的紧急服务训练和装备 -到位的防灾计划并经常更新 -明确可行的指挥和控制体系 -救援队与受灾者之间的良好沟通 -有效灵活、便于落实的计划和措施 -社会服务召集令,以减轻居民点的创伤 -有助于环境稳定地区重建经济的经济动因 -恢复进展的交流 社会层面 -防灾计划的公众认知和群众参与 -巨大、灵通的社会网络 -充分的群众沟通 -危机状态下的强大社会凝聚力 -对情况和需要迅速变化的适应性 -不完全依靠政府及其他外部援助的能力 -帮助社会和经济重建的非政府性深度支持 -着眼于长期稳定发展而非短期利益的企业行动 克里奥·帕斯卡尔:伦敦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查塔姆研究所)副研究员。 都说防患于未然,灾害隐患区的防灾知识宣传必不可少,但可惜这方面,中国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我从小长在多台风的地区,但只是本能地知道台风来了,躲起来! 更多阅读: 三个"R":环境变化的生存之...

日本推出家用地震预报器

  日本是个地震频发的国家,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预测到地震的来临,最近,日本一家公司推出了一种家用地震预报器。这台体积小巧的预报器能够通过因特网,接收到气象部门的地震预警数据,并且在地震发生前发出长达20秒的警报,从而提醒人们关闭煤气并躲到安全的地方。它还能通过电视、广播和手机发出警告,提醒大家躲避灾难。   这种监测仪名为GraGraph,高约14厘米,宽约13 厘米,正面嵌有可显示地震烈度和时间的液晶屏。它可监测烈度为1度至7度之间的地震,并提醒人们采取何种方式避难。比如发生烈度为"5强"的地震时,它会提醒人们躲到桌子下面等较安全的地方。   监测仪内还安装了发光二极管,夜间监测到烈度超过3度的地震时能自动发光示警。这种监测仪包括邮费在内每台定价一万日元。   地震震级反映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地震烈度则表示地面受到地震的影响和破坏程度。日本将地震烈度分为10个等级,其中7度是最高级,烈度7度的地区房屋会倒塌。 来源: CCTV.com

如何躲避地震【卡通图】

图片
抓住震前十几秒 避震要点 在野外怎样避震 做好家庭防震准备 在学校怎样避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