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标签为“烟雾”的博文

中国进入大雾多发季节,大雾已成主要灾害性天气

图片
图 偌大的北京城仿佛置身云端,行走于大街小巷,四处皆弥漫着浓浓的朦胧湿意。 10月26日,北京大雾弥漫,直至中午时分,京城大部分地区的能见度不足百米。   近几天,从10月24日夜间开始,一场大雾弥漫了这座巨大的城市,一眼望去,亭台楼宇,树木花草,都似乎蒙上了一层神秘的白纱。北京已进入大雾多发的季节。国家气候中心预测,接下来的两个月内很可能还会有大雾天气出现。这是我国入秋以来范围最大、影响最为严重的大雾天气事件。(中新社发 玉龙 摄) 10月26日上午,罕见的秋季大雾弥漫河北省全景,高速公路全线封闭;宁晋县附近狭窄的乡间公路上两辆货运卡车在能见度不足20米的恶劣条件下争道相撞,造成人员物资严重损失。每年秋末冬初,中国北方、特别是华北平原一带经常会出现大雾天气。 中新社发 任晨鸣 摄   大雾是我国比较常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我国秋冬季为大雾多发季节,12月和1月是大部分地区的多雾时期。江南北部及东部、黑龙江北部、吉林东部、四川东部、重庆、湖南西部、福建中北部、云南南部等地每年大雾天气有40~80天,福建、云南、浙江、重庆等地的局部地区每年达80~100天。    大雾已成为我国大部地区秋冬季节的主要灾害性天气   国家气候中心专家介绍,大雾的形成主要是受较大的空气湿度、适宜的降温和空气中的微粒等条件共同影响。大雾看起来轻盈神秘,其实危害无穷。   大雾会影响交通和运输效率。大雾造成近地面层能见度低,对航空、公路交通、海洋航运来说都是高危险天气。近年来,我国道路建设速度很快,但是由于管理科技水平相对落后,防灾减灾意识不强,大雾一旦来临,不仅导致恶性交通事故,陆上交通(尤其是高速公路)、水运、航空也往往完全陷入停顿。据统计,大雾引发的交通事故,高出其他灾害性天气条件2.5倍,伤、亡人数分别占事故伤、亡总数的29.5%和16%。   大雾是威胁电力供应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雾滴附着在输电线路瓷瓶、吊瓶等绝缘设备表层,使输变电设备绝缘性能下降,导致高压线路短路和跳闸,造成"污闪灾害"。1990年2月10~21日,华北地区出现历史上罕见的大雾天气,造成输变电设备绝缘性能下降,使京津唐电网51条输电线路发生147次跳闸事故,城市供电一度处于紧急状态,仅北京就有200家工业大户限电停产2天。   更为严重的是,大雾造成环境恶化,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

2007年3月中国的沙尘暴和烟雾

图片
Click here to view high-resolution version (2.03MB) Image Acquired : March 30, 2007   来自蒙古戈壁沙漠的沙尘暴(2007年3月30日)正好被这一天的美国Aqua卫星拍摄到了。  这张图显示了沙尘暴的源头指向蒙古,正以逆时针方向扫过中国,不透明的云层展布和沙尘暴的流向是一致的。这里被称为世界最主要的沙尘暴发源地,此外还有撒哈拉,中东和亚洲西南区域。 NASA image by Jeff Schmaltz, MODIS Rapid Response Team,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Image Acquired : March 27, 2007   图为2007年3月1日至27日中国上空的大雾,大雾除了污染人的视线外,大雾还包含大量一氧化碳。这张图是由NASA的 Terra 卫星获得的。色柱表示大雾的每平方厘米的一氧化碳浓度。从图上可以看出大雾被风往东吹,弥漫着印度,南中国海,中国南海,日本海等地。   根据美国环保部分介绍,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但是它会高度聚集,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这种气体主要来自于燃料,这说明中国在3月份用火频繁、比如野外大火和农业用火。(个人认为可能春耕到了,大家要烧草木灰) NASA image created by Jesse Allen, using data provided courtesy of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NCAR) and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MOPITT Tea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