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标签为“洋流”的博文

厄尔尼诺,这个小男孩真不简单(连载1)

图片
图1 马丘·比丘,这个在1983年被认定为世界遗产的"空中城市",位于秘鲁南部雄伟的安第斯山脉的尾部,海拔2430米处,见证了南美最大的印加帝国辉煌的过去。1911年7月24日,一个美国青年在原著民的帮助下,在热带原始森林中找到了这座印加帝国最后的城市遗址,从此,"失落的印加帝国"享誉全世界。遗址的魅力还在于这座石头结构的城寨巧妙地利用山根和地面凸凹不平的地势,达到了自然与建筑的完美协调。(图片来源:wiki) 16世紀,秘鲁Perú,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印加帝国所在地,在当时最强大的西班牙舰队摧毁下,一去不复返。他们被彻底征服了,从此,秘鲁文明的根基,他们的国语,改姓了西班牙。 幸好,秘鲁的海岸线没有像轮流做庄的皇帝一样风雨飘荡。而且,太平洋发给了秘鲁一张用"水"写成的优惠卷。这太不公平了,秘鲁拿起这张优惠券,就代表了对世界最著名的渔场-秘鲁渔场的拥有权。 图2 海洋并不是静止的,整个海洋的水就像人体血液一样在循环往复,我们将全球最大的海水运移叫做洋流。太平洋赤道地区,海水在太阳直射下一年四季都很温暖,在东面吹来的信风的鼓动下,海水夹带着大量暖气从东往西流。于是在正常年份,太平洋的西面,也就是印尼、菲律宾和澳大利亚东北部一带温暖湿润。但是别忘了,表面的海水被吹走了,就会有其他海水流过来补充。于是,一股寒冷的水流在海底,经南极边缘,带着一身"冷酷",悄悄地运动到了南美,当水流碰到了秘鲁突出的海岸线时,水流前途受阻,被迫抬升,这恰好补充了秘鲁附近被信风吹走的海水。这股寒流将海底的有机物带到了海面,吸引了一大群一大群鱼儿,从此,这里就成了世界上最著名的渔场-秘鲁渔场。这不是太平洋发给秘鲁的优惠券吗?(图片来源:wiki) 但是,秘鲁的渔民发现太平洋有时并不友好,特别是到了圣诞节前后,海边的风变弱了,平时温度较低的海水温度升高了,水中的浮游生物也跟着减少了,更要命的是,鱼也大大减少了,这是怎么回事?莫非这是上帝的旨意?要求秘鲁的渔民回去庆祝小耶稣的诞生? 可怜的秘鲁渔民无法解释这个现象,于是用他们的国语-西班牙语,给它取了个名字-El Nino,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厄尔尼诺。在西班牙语里,他的意思就是"圣婴",也就是圣诞节期间的小男孩的意思! 这个"兴风作...

人类,请你给我多一点点问候和温柔

图片
图 全球的洋流示意图。亚洲东部、欧洲的水温比较高,适合洗澡;而加利福尼亚因为有来自北冰洋的寒流通过,那里的水几乎冷的不能洗澡 。   谁第一个发现CO2能引起的温室效应(green house effect)?恐怕很少有人知道,起先我也不知道。   这是件很奇怪的事情,我们往往不认识那些真正起到影响人类社会作用的人物,而对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如数家珍。我们在地球上生活,却无视地球的冷暖,这是多么愚蠢的事。气候的变化至少会影响你的吃穿住行,不是吗?想一想。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在今年的世界地球日(2006年3月23日)说"中国每年受气象灾害影响人口达4亿 (全国1/3)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人民币,占GDP的1-3%"。单单气象灾害,我们平均每个人就得为此买单上百元,只是我们不知道自己买了单而已,还有其他损失呢,先让我们了解温室效应的危害。   温室效应对整个地球系统的影响真的很大。温室效应会引起全球气温升高,大陆更多的冰川、积雪将融化后汇入海洋(注意海洋冰川的融化对全球海平面上升没有影响,因为海冰密度为0.9,它的10%浮在海面,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浮在水面上的物体的质量就是被排开的水的质量),这会引起海平面上升;海水受热膨胀,直接后果也是海平面升高。   地球上把我们所有可用的淡水资源(如江河湖泊)加起来,总量不过全世界水资源的万分之三,别小看这万分之三,抗洪抗的就是这小小的万分之三。我们得玩命似得和它搏斗,严正以待,进行一次又一次和这万分之三的巅峰对决,其规模气势岂是小小足球可以比拟的吗?   洋流是怎么回事呢?人们发现太平洋西部,也就是亚洲东部的水温比较高;欧洲虽然地处高纬地带,但是气候湿润,温度适宜,而不像西伯利亚一般寒冷,探究原因,发现原来大洋中存在环流现象。赤道接受的太阳光充足,海水温度高,当它被洋流带到了亚洲东部的海洋时,那里的水温就比较高,适合洗澡冲浪,鱼类等生物资源也丰富;同样,墨西哥湾的洋流将赤道温水带到欧洲,使得欧洲成为典型的海洋性气候。而加利福尼亚因为有来自北冰洋的寒流通过,那里的水几乎冷的不能洗澡。奔驰不息的洋流就这样不断调节和传输全世界的热量,形成了现在我们都适应的气候。温室效应则可能会影响海底洋流,现在科学家还不敢确定(这正是温室效应的恐怖之处,人类往往毁灭于未知的突然事件),但是如果这是真的,那整个欧洲的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