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的意义-科普面临的最大问题
猛然间觉得自己除了写博客外更应该好好想想为什么要写,一直没有想好,疑惑中。以下是初步想法。
网上的博客很多,写科学的博客也不少,写科学宣传科学是否有意义?怎样才有意义?
看到方舟子洋洋洒洒地批判中医,看到姬十三大笔一挥长篇大论,看到杨学祥热情地发文章,我困惑了,因为说实在话,我对这些内容开始感觉到疲倦,不论是审美疲劳还是工作压力等各种原因所致,我发现这些文字不能很好地吸引我,不能让我有看武侠书一样非一口气读下去的愿望。哪里出了问题?
我想起了自己写博客的历程,也许我可以花几个小时好好找一找资料,整理一下思路,理解后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把一个科学事件用通俗的语句写下来,但是这似乎缺乏实质性的创造,提到的基本原理几乎都来自于别人的成果,而这些其实都是网上可以找到的(只不过表述方式千变万化而已),文章缺乏自己对生活的认识,缺乏真知灼见。
更要命的是,所讲述的所谓科学知识对每个人产生不了任何影响,谁有那么多闲工夫去读这些纸上谈兵的东西?即使是方舟子猛烈地批判中医,人们在西医无望时还是会去投中医,而把方舟子抛到九霄云外。即使十三少对大脑的记忆原理了如指掌,说的通俗易懂,我还是无法从他的文中得到对我有所用的;即使杨学祥材料丰富,论据充分,还是不能够让我拍案叫绝。
这就是问题,科普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如果科普知识起到了宣传科学的作用,那么在这个知识爆炸的社会,这个作用将不断地受到限制,直到这些宣传沦为Google的一个链接,何况Google说他只搜索了人类0.2%的知识总量。因此我认为,写科学不能停留在宣传的表面,要把科学写好,除了老老实实介绍科学思想、方法和知识外,需要有一两句点睛之笔,能让人有所思,有所激动,有所启发,那才真正起到了宣传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如果还能教人们怎么学科学并且用科学,特别是怎么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那最好了,因为“就个体而言科学并非某个人的生活必需品,无趣的科普不可能吸引公众”(刘华杰语)。科学最终的目的是改造世界,服务于人类,我觉得我们在知识范围上的学习甚至优于老外,但实践能力却远远落后。当然,科学实践这是最好的假设,也绝非普通人所能达到的层次,但是这至少是一个方向!
法拉第将一生中大量精力用于传播科学、吸引青少年投身科学,他说:“科学应该为大家所了解,至少我们应该努力使它为大家所了解,而且要从孩子开始。”(引自碧声三思科学网)这种精神让我敬佩,但是那个时候科学知识传播哪有现在泛滥和迅速呢?时代变了,我们是否应该考虑有没有更好地宣传方法。
知道不等于理解,理解不等于应用。知道-理解-应用,是三个层次,应用最难,他包括从身边发现、理解、并使用科学。李瑞环写了一本书,叫《学哲学,用哲学》,书名好。我希望博客能够像这本书一样:学地球科学,用地球科学!
相关阅读:让科学流行起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