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06 四川宁南发生泥石流 获取链接 Facebook X Pinterest 电子邮件 其他应用 六月 07, 2007 民兵在现场抢险,不知道他们手里拿着什么? 泥石流场景,从泥石流组分来看可能是稀性泥石流 6月6日清晨,四川省宁南县披砂镇大花地村二组天久小学附近的碾房沟公路段发生泥石流灾害,共造成七户三十四间房屋被毁,其中五人死亡和二人重伤。此次泥石流灾害主要是因为当地短时强降雨而造成的。 四川省救灾办、国土厅、民政厅、水利厅已组成工作组于上午赶往灾区,协助当地开展救灾工作。 来源:四川新闻网 获取链接 Facebook X Pinterest 电子邮件 其他应用 评论
地球人同一祖先? 最新研究支持人类起源非洲说 八月 19, 2007 图 人类迁徙示意图显示了人类起源于非洲 日本佐贺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在分析研究了世界105个民族的6245个头盖骨标本(4666个为男性,其余的为女性)后认为,这些头盖骨的大小、形状等数据的多样性说明,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从而否定了人类有多个起源的说法。 目前,大多数的学者同意,在大约5万年以前,人类从非洲向世界各地扩散迁徙,不久后在欧洲、亚洲及澳大利亚等地建立了石器时代文化。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各个分散的人类种群是在不同的区域独立进化而来的。 英国剑桥大学动物学系安德烈娅•马尼卡及其同事对这6245个头盖骨中的4666个男性头盖骨进行了研究,他们在每个头盖骨的37处不同的位置进行了测量,按照长度、宽度、眼窝的尺寸、鼻子的高度等比较每个头盖骨在这37个位置的形状差异,并与他们的祖先从非洲来到该地要走过的路途距离相联系。马尼卡说,以前的基因数据一直支持人类单一起源说,加上他们这次对大量头盖骨测量所得的新数据,可以肯定地说,现代人类起源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单一区域。 马尼卡在近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撰文指出,头盖骨所在的地理位置离非洲越远,其形状和尺寸的变化就越小,这和人类DNA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这反映了一个事实,在人类走出非洲的多步迁移的每一个阶段,原始的非洲人种群是稳定的,仅有一小部分人发生了变化。这就构成了一系列有效的"瓶颈",使得种群差异减少。事实上,变化最大的头盖骨来自东南非洲,通常认为那里是人类的摇篮。 最近有一些观点认为,不同种群的原始人类的交配有可能是很普遍的。但马尼卡及其同事的研究却指出,非洲原始人和其他早期的原始人类,如尼安德特人(石器时代生活于欧洲,现已绝种)的交配要么没有发生,要么就是微不足道。 围绕现代人类即智人的起源问题,有"非洲起源"和"不同地区分别起源"等假说。非洲起源说认为,智人的祖先在20万年至10万年前诞生于非洲,此后他们迁徙到世界各地,进化为早期智人。这种假说还从遗传学角度指出,在远古时距离非洲越近的地区人数越多,遗传上的多样性也越明显,离非洲越远的地区人数越少,多样性方面的差异也随之变小。 但近年来也有一些考古发现显示,现代人类的起源可能比非洲起源模式复杂得多,现代人类的祖先不一定全部来自非洲。 (记者:李学华) 相关参... 阅读全文
对地震预报的一点看法 五月 28, 2008 看到吾无五物写的“ 从天气预报到地震预报 ”的文章,想起周秀骥院士5月20日在中科院地学部举行的汶川地震院士座谈会上 关于天气预报的精彩分析 ,这段时间又恰好聆听了陈颙院士对地震预报的见解,觉得比较这两种预报非常有意义,为了更好地理解地震预报所处的阶段,我们不妨回顾一下气象预报走过的路程。(根据陈颙院士的分析整理和扩展而成) 天气预报 17世纪以前,天气预报(这里指短期的气象预报)主要也是停留在观察天象(例如华北地区的“旱刮东风不雨,涝刮东风不晴”这个谚语)、物象(例如蚂蚁搬家,燕子低飞)的经验性预报阶段。 阅读全文
[转贴]地震局都做了什么 五月 15, 2008 我知道很多朋友都想了解地震局都做了什么,网上已然是骂声一片。和下面的博文一样,我认为地震局有其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可能还有更多需要让人了解的内容。我师姐写了下面两篇博文,我觉得很有必要在这里转贴: 一、地震局都做了什么: http://lililee.blog.sohu.com/87343855.html 二、地震谎言篇: http://lililee.blog.sohu.com/87137715.html 5月12日的大地震之后,各路军兵直奔现场的同时,各路网民也一路指责地震局,众口一声地诘问,这么大的地震,地震局为什么没有向公众预报?! 诚然,面对这场灾难,中国地震局 有其无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地震局也在震前震后竭尽全力履行着自身的责任和义务,迎着唾沫,谁都知道现在绝不是一个回应指责的恰当时候。我想,作为中国政府的一个组成部门,这个事件中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自是地震局留到事后严厉思索的重要题目。 作为国家机关,中国地震局拥有其法律规定的职责,这些职责我附在本文之后,不做赘述。趁着下班,我来说说汶川地震中地震局都做了什么,一是讲一讲道理,二是短暂地回顾一下过去的两天。 (一)快速准确的情况通报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巨大地震,15分钟后带有准确定位的地震信息在各类媒体上播报。4个小时后,国务院总理抵达成都。 这样的速度有赖于分布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1000多个测震台站,而这些台站平日的看护、数据传输、数据分析、数据存储以及部分科学研究,是由中国地震局及各省地震局1万名在职职工日夜承担的。 受到地震观测条件限制,这些台站都必须远离城镇远离交通繁忙的地区。不论有没有破坏性地震发生,这些人员都拿着平均月薪两三千元,坚守在每一个偏远的台站上。 试想,如果没有地震局,在北京在上海在广州你感觉到地面晃动了,你知道地震发生在哪儿吗?我相信,当北京人上海人广州人听说地震发生在四川时,一定远远比不知道地震发生在哪儿要心里踏实得多!同样,即便这样的大地震,处在地震灾害威胁地区的人也远远少于感受到地震的人,对么?如果没有准确的消息,5月12日的夜晚,大半个中国的人的都将在焦虑中度过! 地震发生后,地震局万把人日夜进行的事情最直接关乎百姓安危的就是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 再试想,如果没有地震局告诉公众告诉国务... 阅读全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