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气候频发 天气预报为何有时不准

]

  当气候与经济结缘

  编者按:沙尘暴、台风、泥石流、热带风暴……人们在感受季节冷暖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感受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安与惊恐;农作物的超常生长,家电服装商品的超常销售,能源紧缺的超常信号……人们在冷冷暖暖中把握着商机,感受着危机。

  "极端气候"一时间成为普通百姓不得不关注的话题,更成为全球经济界和政治界讨论的热点。气候变化已经被认为是全球面临的第三大挑战,仅排在贫困以及公平的全球化之后。当气候的变化演变成经济利益的角力时,雨雪风霜已经不是简单的问题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灾难性的气候频繁发生?世界级经济型会议为何讨论气候问题,在央视《对话》栏目录制现场,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和几位专家解释了其中的原因。

  极端气候频发

  灾难天气和极端气候从近两年开始突然变得离我们很近。

  今年2月5日,刚刚过了立春的节气,北京当日的最高气温达到了16℃,创下167年来同期气温的最高纪录;2月28日2时05分,乌鲁木齐开往阿克苏的5807次旅客列车行至南疆线珍珠泉至红山渠间42公里+300米处,因大风造成机车后9至19位车辆脱轨;而去年3月的一天,一场沙尘暴给北京带来了33万吨黄土;同样是在去年,重庆四川一带发生旱情,在七到八月份,最高气温38℃的天气有21天,最高气温达到44.5℃;去年一场超强台风桑美的风力超过了17级,这是我国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的一次台风,造成了一百多万人转移和二百多人的伤亡和失踪……

  与气候变暖有关

  在气候专家们看来,极端气候频繁发生与全球气候变暖有着一定的关系。

  郑国光局长介绍,有关评估报告认为,1750年以来,气候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总体呈增暖趋势。到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9℃到4.6℃,将带来高温、热浪、强降水事件发生频率的增加。这一趋势如果持续千年,会最终导致格陵兰冰盖的完全消融,将造成全球海平面升高约7米。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公认的事实。郑国光介绍,根据研究,全球气温变化是周期性的,从1940年到1950年这十年期间,气候是逐渐变冷的,而且全球的平均温度显著变冷。1950年以后,全球气温持续上升,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上升的速度加快。所以现在全球气温又进入了变暖的周期。不过,现在的全球平均气温是过去65万年以来最暖的时期。

  郑局长认为,全球气候变暖对极端天气事件有一定影响。从研究的结果来看,全球气候变暖,会使一些极端天气事件,比如高温、干旱、飓风的频数和强度都发生一些改变。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说明地球变暖对人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气候变暖多是人为造成

  气象学家们分析,温室气体正是全球变暖主要元凶,而制造温室气体的正是人类本身。

  郑局长介绍,根据最近IPCC的评估报告研究,全球最近平均气温的升高,90%以上的概率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科学家研究表明,气候变暖是由于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即二氧化碳的增加导致了温室效应,使全球的气温呈明显上升的趋势,特别在过去的五十年里增长迅速。

  据评估报告显示,人们按照现在的生活方式大量排放温室气体是导致温室效应最为严重的原因。科学研究和监测预测表明,未来20年全球气温增高的趋势仍将持续,我国增温趋势尤其明显。

  到2020年我国地表平均气温将可能升高1.3℃-2.1℃,2100年甚至会升高3.9℃-6.0℃。

  极端气候影响经济发展

  近日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指出,20世纪中国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变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近100年来观测到的平均气温上升了0.5至0.8℃,今后气候变化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由此带来暖冬等气候现象频发,突发性、异常性、灾害性天气将增多,人类与气候原有的平衡正在被打破。

  与此同时,多变的气候对人类生活、社会经济各层面的影响也日渐深远,气象因素正成为制约经济活动的巨大力量。

  郑国光表示,极端气候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显而易见。首先对农业生产力可能会造成影响,全球变暖后,种植的结构就要发生变化,植物的生长期已经被全球变暖破坏了,温度升高一度,施放的氮肥释放量将提高30%,也就是说土壤保存氮肥的有效期可能要提前3.5天。气候变暖后,植物施肥的量都要重新考虑了。

  温度升高以后,植物的病虫害将会有明显增加,而病虫害可能造成产量的下降。如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030年,中国种植业生产能力在总体上可能下降5%到10%。到本世纪后半期,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水稻以及玉米的产量,最多可下降37%。在未来20年到50年中,气候变化将严重影响中国长期的粮食安全。此外,全球性高温的持续,将刺激中国的空调制冷电力消费,给电力供应带来严峻的挑战。

  专家认为,气候变暖与经济发展将导致能源消费与供给结构性矛盾加剧,工业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将受到影响。异常气候出现频率增加将导致交通运输业基础设施成本增加,运营效率降低,安全隐患增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气候变暖有关的疾病传播,可能使旅游业受到威胁,使保险业和金融投资领域的风险增大,为改善人类生活环境质量和保证人体健康,社会公共医疗保障系统的负担将加重。

  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到2020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将增加2%到3%,到2050年可能增加5%到7%。北方降水天数增加,但受到气温上升的影响,水资源短缺状况还会加剧。

  ●未来50年,青藏高原80%到90%的岛状冻土会发生退化,表层冻土面积会减少10%到15%。

  ●由于气温上升,导致黄河和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可能增长15%左右。因此,北方水资源短缺以及南方的洪涝灾害,都将加剧,旱涝等灾害出现的频率也会增加。

  ●随着热浪频袭,极端高温事件引起的死亡人数和严重疾病会增加。此外,心血管疾病、疟疾、登革热以及中暑等疾病发生范围和程度,也都会增加。

  气候变暖引发全球经济界关注

  减排谈判:利益角力

  今年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原来拟定的议题全部被参会代表否决了,取而代之的是代表们一致选出的当今世界的一个重大话题――气候异常。世界级经济型会议讨论的却是气候问题,可见,气候变暖已经引起了经济界和政治界人士的高度关注。气候变化已经被认为是全球面临的第三大挑战,仅排在贫困以及公平的全球化之后。

  立场:发达国家应率先承担减排义务

  对于美国和欧盟将排放威胁论指向我国的问题,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指出,当前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是发达国家必须继续率先承担减排义务,切实采取减排措施。

  姜瑜强调,气候变化是发达国家长期历史排放和当地较高人均排放造成的,发达国家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前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是发达国家必须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的规定继续率先承担减排义务,切实采取减排措施。

  郑国光也表示,减缓全球变暖不是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人民的力量,而是要靠全世界人类共同采取措施。例如,中国政府采取了降低能耗的措施,我们"十一五"期间,单位GDP的能耗要降低20%。此外,中国政府还发展可再生的能源,大力发展风能,大力发展水利资源,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分析:"减排"背后的利益之争

  虽然《京都议定书》已经生效,但各国之间对于减排的谈判却仍在进行,而且相当艰难。

  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与会的发达国家政界代表都强调,应该建立一个包括中国等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在内的新排放体系。因为在他们看来,《京都议定书》最大的漏洞,就在于它没有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任何约束。

  有与会代表认为,要稳定温室气体的水平,发展中国家也必须作贡献,即在2050年,把排放量相对于1990年的增长控制在1/4的水平。

  据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邹骥表示,与全球贸易谈判相比,气候谈判的难度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贸易谈判对于参与者而言,往往还是有明确的即期利益可供追逐;但气候谈判对于所有参与者而言,都是看不到任何短期利益的。相反,要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就意味着要减少煤炭、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或者采用成本更加高昂的节能技术等,这都需要即期的巨大投入,可以说其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

  九成多网民关注全球变暖

  调查

  AC尼尔森公司日前公布的一项全球在线调查显示,气候变化正引起全球前所未有的关注。根据该项调查,91%的网民意识到了这一问题,而且五成以上(57%)网民认为全球变暖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据介绍,此项调查共有来自欧洲、亚太、北美以及中东地区46个国家的25408名网民参与。AC尼尔森中国区董事长高恩表示,在中国,前所未有的暖冬、延长的夏季等现象迫使人们更加关注环境问题,尤其是全球变暖现象。

  调查显示,在全球范围内,对全球变暖这一问题的平均认知率为91%。中国互联网使用者在"全球变暖"问题的认识程度方面位于全球最高之列,中国网民对这一问题的认知率为98%。

  调查显示,在全球范围内,仅有7%的消费者认为在今后6个月里,他们会把全球变暖看做是很重大的与个人有关的问题。高恩警告说:"从受访者中对此问题很低的关注率就可以看出,他们认为,全球变暖问题离他们还很遥远。但是,当商业活动越来越多地面临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和潜在的破坏时,全球变暖将不仅仅是一个环境问题。"

  在全球范围内,人们普遍认为诸如汽车尾气排放和矿物燃料燃烧的人类活动会引起全球变暖,半数的受访者把人类活动列入促成全球变暖的因素。而认为人为因素造成全球变暖的中国网民比例达到73%。

《京都议定书》为何一度难产

  今年几个世界经济类论坛上,从经济界人士到政治界人士,纷纷作出姿态,表示即使政府不采取措施,商业界也有责任行动起来,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而应对气候变暖最主要的措施之一就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1997年,联合国在日本京都举行的第三次缔约方会议上,各方达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根据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要实现在2012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降低5.2%。其中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也是全球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则要完成降低7%的目标。

  不过,人们很快就发现,解决这些问题的复杂性和困难程度远远超乎想象,于是决定推迟《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日期,而这一推就是八年之久。其间,气候谈判变成了一场政治角力。美国提出种种建议,比如允许其通过森林和农业用地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来代替减排额度,并且要求进一步明确发展中国家的责任问题等。由于难以达成一致,美国还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随后,澳大利亚也宣布了退出,原因是它拒绝接受5%的削减目标,而希望在2012年把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对于1990年的)增长幅度控制在8%。

  经过了种种曲折,2005年2月16日,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陆续批准之后,《京都议定书》才终于等到了正式生效的时刻。

天气预报的千里眼――L波段探空雷达

  "最后一公里"不畅通

  气象专家指出,人们认为天气预报有时候"不准",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天气预报中,对降水等气象要素实行的是概率预报,例如,"明天降水概率为70%"等。而在我国,北京等地曾经进行了一段时间概率预报,但由于人们不适应、不理解,概率预报不久就被取消了。

  专家们还指出,我国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还不畅通,这不仅不利于防灾减灾,也在客观上增加了人们天气预报"不准"的印象。

  不同的天气系统,其可预报性时效是不同的,例如,对于局部地区强对流天气(如龙卷风、冰雹、雷雨大风等等),以目前的科学技术,提前48小时以上报出它的具体位置、强度很难做到。

  "龙卷风、冰雹、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从生成到结束往往只有几个小时,不可能提前很长时间预报。"矫梅燕说,"发达国家对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时效也仅是十几分钟,虽然预警时间短,但信息能及时传到人们手里。而我国预警信息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还没有解决,难以在有效时间内将预警信息发到用户手中。"

  天气预报为何有时不准

  "你们的天气预报怎么搞的,太没谱了!"前些天,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主任、中央气象台台长矫梅燕,意外地接到了一位恼怒的陌生人从机场打来的质问电话。当天,北京机场出现大雾,但天气预报没有对这次大雾作出预报,结果航班延迟,耽误了这位乘客的行程。

  预知风霜雨雪、关爱百姓冷暖的天气预报有时却令人失望。这其中有怎样的原因与困难?

  中央气象台及北京市气象台的专家告诉记者,首先,人类对大气运动机理的认识还有限。阴晴冷暖、雨雪风霜,各种天气产生和变化,都是由大气不断运动造成的。由于大气运动的复杂性,科学家们还不能真实地描述大气运动的细微结构。

  其次,气象观测网络还做不到"疏而不漏"。气象探测已发展成为覆盖地基、空基、天基的立体观测系统,地面观测站、高空观测站、自动气象站、雷达观测站、气象卫星组成了时刻监视大气运动和变化的观测网。但这个网络对中小尺度的天气系统会有疏漏,就像大网捞小鱼,容易漏掉。而且观测资料可能会有误差,例如,风向、风速观测结果是采用2分钟观测的平均值,可能就会有一定误差。

  第三,数值天气预报模型不能完全模拟大气演变。天气的变化,是地球周围大气运动变化的结果,而大气运动变化,物理上要符合流体力学和热力学一些定律,这些定律可以用数学的语言,写成数学方程。人们利用高性能计算机,把天气预报问题变成数学方程求解的问题。这样的方法叫数值天气预报,这是现代天气预报的核心。然而,目前任何一套模型都不能真实地模拟大气演变,只是近似,必然存在误差。

  第四,预报员之间的经验及水平会有差异。数值模式计算出来的预报结果,不能直接作为预报结论,预报员还要进行解释应用,根据当地情况进行订正。

  天气预报是很复杂的系统工程。实际上,在发达国家,天气预报不准的现象也经常出现。2005年,美国暴雨预报准确率也只有22%,台风路径预报误差是103公里。

  与世界先进水平有差距

  10多年来,我国天气预报质量评分曲线,呈现上升的趋势。按国际通用标准来评,目前对小雨的预报准确率为60%,暴雨接近20%,台风的路径误差约为120公里。

  气象专家们同时指出,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天气预报准确率、精细化程度、服务水平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中央气象台专家介绍说,我国缺乏能满足精细化的要素预报需求的数值天气预报的模式,模式的预报时效与精细程度与世界先进模式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专业数值预报模式主要还是以国外引进为主。此外,我国数值天气预报产品解释应用的水平不够高。重大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预报能力明显不足。

稿源北方网―每日新报 编辑周华婷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地球人同一祖先? 最新研究支持人类起源非洲说

对地震预报的一点看法

《自然灾害》之地震灾害-05减轻地震灾害